插花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逐渐兴起。插花艺术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选修课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学生。本文将围绕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插花艺术,探讨其传承与创新的历程。

一、插花艺术的传承

1.插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插花艺术起源于我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插花艺术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传承过程中,插花艺术逐渐形成了以自然、和谐、优美为特点的审美观念。

2.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插花艺术的教育意义

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插花艺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的起源、发展、技法以及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通过插花艺术的学习,学生可以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插花艺术的创新

1.传统插花艺术的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插花艺术不断创新。现代插花艺术在保持传统插花艺术特点的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如采用新颖的花材、独特的构图、丰富的色彩等,使插花艺术更具时代气息。

2.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插花艺术的创新

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插花艺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如结合民族特色,引入具有民族特色的插花技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举办插花艺术展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插花艺术,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不仅可以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在未来的发展中,插花艺术将继续传承与创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 插花艺术的历史与发展[J]. 艺术教育研究,2015(12):57-58.

[2] 李晓梅. 插花艺术在我国民族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J]. 艺术教育研究,2017(9):35-36.

[3] 王丽华. 插花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J]. 艺术教育研究,2018(4):68-69.